• <ul id="agicf"></ul>

    <b id="agicf"></b>

    <thead id="agicf"></thead>
  • 
    

    您當(dāng)前的位置:首頁 > 走進清遠 > 了解清遠 > 歷史文化 > 清遠史志

    【清遠歷史文化村】古道上村

    時間:2023-11-08 10:36:27 來源:清遠市史志辦公室 訪問量: -
    【字體:


    圖片

    古道上村村貌(陳神保 攝)

      古道上村,位于英德市大灣鎮(zhèn)東北部,距鎮(zhèn)政府約8千米。始建于明洪武四年(1371), 黃姓先祖遷至此地定居發(fā)展而形成村落。古道上村素有“古道名鄉(xiāng)通九州”之美譽,水路交通較便利,靠近古浛洸縣治,是古時乳源、三山、英陽經(jīng)商外出必經(jīng)之路,一直是歷史上非常重要的咽喉要道。2019年2月,古道上村被評定為第六批廣東省古村落。

      迴龍祠,始建于清道光二十七年(1847),為黃姓后裔集資在村西面建成的黃家祠堂。該祠堂造型宏偉,古樸莊嚴(yán),工藝精湛,坐北向南,三間二進一天井,總面闊 17.48米,總進深22.56米,磚木結(jié)構(gòu)。頭門木門夾,花崗巖石門枕,石門額刻“迴龍祠”,上款為“嘉慶丁丑季春重建”,下款為“眾信仝敬立”。石門對聯(lián)為“大唐口著坤貞德,天府薇傳女丈人”。2根前檐柱,蝦公梁,明間前有五級石灰石臺階;中堂4根花崗巖石柱,石柱礎(chǔ);后堂6根花崗巖石柱,石柱礎(chǔ),王架棚頂。明間后部設(shè)香案,后堂前帶天井,天井以石灰石塊鋪面。祠內(nèi)所有石柱都刻有楹聯(lián),四周墻壁均有壁畫并題有詩。大廳供奉曹主娘娘,4間內(nèi)房用于黃姓子弟讀書。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,在除“四舊”時,祠堂所有詩畫及梁上的雕刻悉被破壞,后改為“修文社學(xué)”,用作書院。該祠堂于2011年12月被列為英德市第六批文物保護單位。

    圖片

    迴龍祠(黃井福 攝)

      觀音廳,始建于清朝。坐北向南,磚木結(jié)構(gòu),二進一天井。頭門單間,面闊11.02米,總進深18.81米,占地面積207.3平方米。青磚地板,石門枕雕刻有精美圖案,雀替雕刻精致。頭門木門夾,石灰石門枕,明間前有三級石灰石臺階。中堂4根漆金木柱;后堂明間后設(shè)神龕、香案;后堂前帶一天井,由石灰石砌筑。門樓兩邊各擺設(shè)2對石凳,可供村民乘涼聊天。

    圖片

    觀音廳(大灣鎮(zhèn)文化站供圖)

      黃氏宗祠,始建于清朝。坐北向南,青磚木結(jié)構(gòu),三進一天并,面闊7.06米,總 進深26.46米,建筑面積186.8平方米。頭門單間,木門夾,石門枕,木趟櫳,門額陰刻“嶺南名家”,落款為“清增貢生七十七歲陽山林紹殷書”,明間前有五級石灰石臺階。中堂2根圓木柱,石柱礎(chǔ),設(shè)兩扇屏門,門間掛一布簾。后堂2根圓木柱,石柱礎(chǔ),青磚地面,后墻前擺放香爐,左右墻上掛木對聯(lián)“江城產(chǎn)英賢教化潁川稱第一, 夏中崇孝友圖書東觀仰無雙”。

    圖片

    黃氏宗祠(陳神保 攝)


    相關(guān)附件:

   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(dāng)前頁
    欧洲无码专区无码中文免费视频,国产成人AV流畅播放,高清无码黄片小视频,黄频视频免费国产
  • <ul id="agicf"></ul>

    <b id="agicf"></b>

    <thead id="agicf"></thead>
  •